91加盟连锁网>行业新闻>

一个“火锅英雄

30年,一个“火锅英雄”成长心

2004-10-27

¥1-10万

一个“火锅英雄”费用地域官网

了解费用

项目资讯

30年,一个“火锅英雄”成长心路 时间:2017-10-21   更多加盟费用和资料请在线留言

  看《火锅英雄》想吃火锅。成都的火锅哪家最好吃?为什么重庆火锅会在成都有名?重庆火锅有啥子流派之分?火锅底料到底是怎样炒制的?成都人一直孜孜不倦向外地人介绍火锅,但关于火锅,仍有成都人不知道的事。来,听这个在成都开了家正宗重庆牛油火锅的“老板凳”讲讲火锅的故事!

  20年前,郑蕴没想到自己还会重抄旧业,让最传统的家族手艺得以保留。正像“老板凳”在重庆方言中的意思——年轻的时候操社会,后来年纪大了,操不动了,和社会有点脱节,就叫老板凳,也叫“老麻雀儿”。和成都方言里的“老果果”、北京方言中的“老炮”一样,这种人通常在年轻时有过名堂,有点板眼儿,也在老了后有种不合时宜,但弥足珍贵的坚持。

  30年前,睡在干海椒上的火锅店小工,重庆人郑蕴,1983年高中肄业就开始跟嬢嬢在十八梯卖火锅。他的爷爷一直在重庆磁器口做餐饮生意。“后来把中餐手艺传给了我老汉儿,小面和火锅的手艺传给了我老汉儿的姐姐,也就是我嬢嬢——你听懂没有哦。”

  在郑蕴看来,火锅本没得流派之分,像重庆小面也没得所谓的标准。“重庆人在自己屋头下碗面吃就叫重庆小面。你说是不是嘛!”

  成都哪家火锅最好吃?是排队排到爆的大宅门,明星最爱的大龙燚,西安路的老灶王,还是高逼格的清心,风格鲜明的花开藤蔓?关于火锅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最爱。非要说哪家火锅最好吃,分明是个众口难调的问题。在郑蕴看来,好吃是没有标准,也是难以描述的。“麻烦你给我描述下,成都人爱吃的折耳根,现在春天当季的春芽,是啥子道?来,你给我描述下!好吃就是好吃嘛。”

  80年代的重庆十八梯,小屁孩郑蕴不好生念书,只有每天早上4点半跟到嬢嬢去卖小面和火锅。“从家头担起挑挑儿,担你妈两挑,来回你妈好多趟,把锅碗瓢盆食材调料担到摊摊儿上摆起。”

  这些摊摊儿早上卖小面,调料是极简单的:姜和蒜要捣碎捣成水水,然后加大头菜颗颗,葱花,酱油,猪油和熟油海椒和花椒面。最重要的是,那时的面是细的碱面,面头碱相当重,闻到就是一股碱味,煮面的汤也是黄色的。

  为什么重庆火锅会在成都有名?答案很简单,火锅确实是在重庆起源的。最早的重庆小面和火锅都是从摊摊儿开始的,摆在街边,没得铺子,脑壳上没得瓦片儿,只有棚棚儿遮雨,长板凳儿拿来坐起。连苍蝇馆子都算不上。当年的郑蕴不好好念书,只有跟到嬢嬢卖火锅。也算是祖师爷赏饭那种,他炒制火锅底料的手艺是家传的。

  “这就是小面,味精都很少放。因为那时味精精贵得很。有食客偷偷跑到锅边边自己拿味精放起,于是经常和摊摊儿老板‘打锤’。”

  那时郑蕴和嬢嬢早上卖完面,中午,晚上和宵夜就卖火锅儿。“当年没得哪个是老板,都是水码头的袍哥人家,工人,小贩,走卒或干部,一拨一拨涌进滩滩儿,个人“捡”个座位,用一口锅,分九宫格,一人一格,烫菜吃。”

  重庆火锅居然也有流派之分?在郑蕴看来,这不过是后来商业上的某种策略。在郑蕴做火锅生意的80年代,重庆火锅都是摆在十八梯或水码头,没得铺子,都是摊摊儿,都是那样在卖火锅,家家的做法都大同小异,其口味的差别也不算太大。

  当年7、8个人吃顿火锅也就7、8块钱。最主要的菜品是毛肚、小葱、莲白、鸭血、鳝鱼。“黄喉儿、鸭肠之类的菜品都是后来才有的。啤酒也是散装的,2角一碗。来了就吃,吃饱喝足回去睡,简单得很。火锅从来就不是啥子高档东西,也没得啥子文化好讲。”

  郑蕴就这样跟嬢嬢卖小面和火锅,也没得工钱。“嬢嬢想起了发5块钱给我买烟吃,抽几角钱的‘甲秀’。重庆火锅有流派之分吗?当年的摊摊儿都是这样做生意的而已嘛。”

  在后来摊摊儿变成了小店,像最早重庆“秦妈火锅”,店内只有几张桌子,都是小店。老板稍微赚了点钱,卖完把铺子一锁,回自己屋头,小工就睡在店头的地上。“地面又潮又硬,于是小工就拿装着干海椒的袋袋儿,铺到地上就睡。”

  30年后,一个“火锅英雄”的寂寞坚守

  跟了嬢嬢3年,起早贪黑,做汤汤水水、鸡毛蒜皮的小生意,郑蕴觉得打熬不住,于是在20出头的时候,跟家头其他人做家电生意,又来成都。“来成都把人给我耍懒了。那时重庆哪儿有茶铺嘛,就成都到处都是,天天喝茶打麻将。后来业务越做越差,才想到把仙人的手艺重新‘捡’起来。”

  在成都最地道的重庆火锅和重庆小面

  郑蕴的火锅店在成都开了8年,应该说,这是成都为数不多,甚至是现今成都仅有的地道重庆火锅。他用的铁锅是重庆定制的,锅头的九宫格是木制的,底料是家族传承的手艺。他卖菜品不算丰富,仍旧以重庆“老板凳”们爱吃的那些菜为主:毛肚,鸭肠,鳝鱼,鸭血,小葱,莲白,和干豆皮。他还在自己的店里卖重庆小面当主食,小面的味道,和当年在十八梯摆摊儿时如出一致。

  郑蕴不晓得重庆火锅的派系之分是什么时候开始的。“但味系之分还是有的。最最简单地说,就是锅底中油水比例的不同。像我的锅底,牛油很浓重,味道也很厚重。‘清香味系’的火锅有点像后来所谓的新派火锅,麻辣味是足够的,但是汤多一点,于是在麻辣之外多了一种清爽的感觉。

  郑蕴的火锅店坚决不给食客提供蚝油,他的老买主就开始自带,这让郑蕴觉得很无奈。但让他开心的是,不少重庆人,达州和广元人也喜欢来这里吃火锅。他们不用香油碟,而是用清油碟。“其实清油碟配锅头的纯牛油才别有风味。”

  郑蕴没念过多少书,他不懂做生意、不懂营销,没得品牌意识,店头服务一直秉持最基本的。“有人来,招呼好,速度快,端上菜。就谈不上其它服务了。”让郑蕴欣慰的是,来这吃饭的人都懂火锅,他们也不在乎冠冕堂皇的细节和所谓的用户体验。”

  郑蕴这家店的生意一直很怪异,来这的老客人有从开业时就一直来的,也有搬家几十公里仍非要开车前来吃的。“我这儿也有名人来哦。电台的著名主持人孙静就是我的常客。她经常一个人来吃火锅,悄悄咪咪喝二两酒。她也在我这儿吃了好多年了。我认得到她,但嘴笨,从来不敢去搭话。”

  坚持手工炒制底料,现在还有火锅店这样吗?

  郑蕴的火锅店在成都开了8年,积累下一批老客人,大家来这里吃火锅,完全是为了郑蕴炒制的这道底料。底料的炒制方法,从他18岁跟随嬢嬢摆摊卖火锅到今天,一分一毫都不曾改变。

  首先是对油的处理:炒料时,去屠宰场买全肥的生牛肉,回来自己熬制成油,熬制时加干海椒、花椒、姜、葱、蒜、豆瓣和秘方,熬制近3小时。“因为牛油的沸点高,所以要小火慢慢熬,让牛油充分吸收各种香味。”然后再用炒制好的牛油,混合大量海椒、花椒炒成底料。这之中,海椒花椒的处理都有特别的方法,底料的炒制也需要近3个小时。

  除了炒制的时间和秘方,郑蕴一直坚持采用某些原材料。比如醪糟,是成都一个做10多年醪糟的大爷专门送的。熬制牛油时用的豆瓣,不是郫县豆瓣,而是郫县一个大爷制作的手工豆瓣。据说这位大爷的手工豆瓣也是做了很多年,坚持手工、从不量产,售价也比郫县豆瓣贵一倍,成都很多中餐店都咋那儿排队购买。

  每当老客人前来,郑蕴的店就生意饱满;老客人不来,今天的生意就零零散散。这时的郑蕴就坐在老板的位置上抱怨:“哎呀那些出名的火锅儿些,哪里好吃嘛。在我们重庆,一家火锅店打那么多广告,结果名不副实,客人吃了是要‘诀人’的哦。”

  郑蕴珍爱家头传下的手艺,不肯做半点妥协和更改。有很多事他不太明白,火锅什么时候开始居然有了流派之分?为啥子那么多火锅店可以持续6折促销大半年?为什么火锅店要搞“花架子”,边卖火锅边给客人们表演“变脸”?

  郑蕴太老派了,他在2015年才开始提供微信和支付宝结账。他的小店和相关信息,他的味道和家传的手艺,自然彻彻底底被这个喧嚣热闹的世界屏蔽掉了。除了那些忠实的老客人,几乎很少有人知道,在成都还有这样一家老店。郑蕴因此觉得不甘和寂寞,但他对这种寂寞的局面有点无能无力。

  《火锅英雄》把重庆的小街小巷塑造得非常有质感,那些上下起伏的阶梯,像在刻意刁难着主人公,一如我们的故事主人公郑蕴,面对复杂的市场,食客们口味的变化,他的坚持显得无所适从。

  “当年的‘重庆秦妈火锅’就是我最爱的一家店。我的手艺都是家传的了,但秦妈硬是比我们弄得好吃。当年的秦妈也就是我现在这岁数。我第二喜欢的重庆老火锅是‘赵二’,也在成都开过分店的。至于后来,啥子孔亮、大龙、江北老灶,说白了都是来成都才真正出名的。现在流行的‘晓宇’,都是更后来的事了。”

  郑蕴经常在想,就像”秦妈“一样,一旦生意做大,开始精细化量产时,其口味就无法再和当年的手工炒制相提并论。“如果有一天我不想在做火锅生意,如果当年重庆的这批‘老板凳’都洗白了,那这份老派的炒制底料的手艺,估计真的就再也没有了。”

我要咨询
  • *姓 名
  • *手 机
  • *咨 询

相关资讯

项目推荐 +更多
快速留言 获取开店资料 >>

留言咨询费用、开店事项,免费领取加盟资料